本报讯 (记者 王路曼) 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近日召开。会上,成立“京港澳新质生产力服务团”,启动“北京市港澳创新中心”,并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为京港澳三地科创合作注入新动能。
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专题活动之一,以“同心携手 向新而行”为主题,汇聚京港澳三地青年科学家、企业家、投资机构,搭建多元交流平台,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通信、未来航天等前沿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
开幕式上,“京港澳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团”成立,该服务团由北京新联会、北京知联会、香港北京社团总会、澳门北京社团总会等联合发起,首批成员单位涵盖法律、财税等40余家专业机构,将通过“专业服务+资本赋能”双轮驱动,常态化服务三地科创项目与人才成长。“北京市港澳创新中心”同步启动,由北京市科协、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澳门科技总会、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建,未来将聚焦科技企业孵化、成果转化、跨境标准共建,推动京港澳科创资源落地。
会上,29个优质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京港澳三地高校、科创平台、商协会签署科研数据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合作协议。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与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实验室;亦庄投资控股、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百家机构服务团与多家科技初创企业签署投融资协议。
据了解,下一步,北京将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支持港澳青年在首都发展,携手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